勒内 2008-8-20 02:12
众多国产UOF办公软件有望替代微软Office
[size=3]由于微软产品长期以来对办公软件的垄断,能否与其兼容是众多国产软件厂商无法回避的技术难题。如今,国内的永中、金山、中文2000、普华、共创、新华等厂家的Office已具备可替代微软Office的能力。
[b]微软Office优势不大[/b]
目前在办公软件方面有三个标准,就是国家标准UOF、国际标准ODF和OOXML。由于几年内,这些标准之间的双向精确转换(兼容)不可能做到,所以不能在一个系统内共存,要么是UOF,要么是ODF,要么是OOXML,三者必居其一。
UOF是中国自主的标准,在标准制订和推广方面已比OOXML略占先机,如果UOF能推广开来,成为中国文档格式的事实标准,它将带动国产 Office、Linux操作系统和国产CPU的发展,大大增强中国IT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使中国能掌握信息资源的控制权,更好地保障信息安全。 ODF在中国影响不大,但微软的OOXML则对UOF构成了威胁。
微软OOXML的开放性和成熟程度还很不够,它在ISO“快速通道”得以通过应当归功于微软的公关能力。OOXML基本上是微软一个产品 (Office 2007)的技术规格,在Linux平台上是难以实现的。而且,微软有可能继承老文档格式事实标准的优势,使OOXML成为新一代文档格式的事实标准。所以OOXML与ODF、UOF的转换器,或OOXML与ODF、UOF的互操作性是不对等的,换言之,其他产品至多只能兼容OOXML中的一部分。此外,OOXML对于文化和语言的支持不够,对于中文的支持远不如UOF,不适合中国应用的需求。因此,如OOXML成为国际标准,将更加强化微软 Office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b]打开国产软件的突破口[/b]
在计算机使用DOS操作系统的年代,金山的WPS软件曾是中国应用最普遍的文字处理软件,它的文档格式(.WPS)也成了事实标准。后来,微软的Word乘Windows的“东风”成了最普遍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它的文档格式(.DOC等)也成了事实标准。虽然很多人用WPS也能工作,但由于当时.WPS和.DOC不能双向精确转换(兼容),两者不能在一个系统内共存,人们不得不放弃WPS而改用微软Office,就这样,微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文档格式事实标准打败了WPS等国产办公软件。
2001年底北京市曾率先采购包括Office在内的国产软件,可是,那时的国产Office还不成熟,试用并不成功。自那时以来,在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等支持下,国产Office现在已经成熟了,并已可替代微软Office。
大多数人由于缺乏使用国产Office的体验,可能会认为国产Office比微软Office差得多,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是在Windows平台上工作,使用微软Office会显得流畅些,但在Linux平台上工作,就非用国产Office不可;如果是要编写一个商业计划书,要引用许多由电子表计算出来的数据,或者是要编写数千页的特大文档,有的国产Office也胜过微软Office。因此,认为中国软件一定不如外国软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假如在今天,中国人全部都改用国产Office,那么只需要几天时间去调整使用习惯,而且国产Office已能替代微软Office是客观事实,众多国产Office的用户都可以作证。看来,国产Office可以成为大规模推广国产软件的突破口。[/size]
[[i] 本帖最后由 勒内 于 2008-8-20 02:44 编辑 [/i]]
skylee337 2008-8-20 10:52
中国就是瓜乎乎的,每次什么非要弄个国家标准,就是不和世界接轨,花钱弄个uof简直就是没事找事。
linsan 2008-8-20 14:57
国产的OFFICE不能达到MS的水准还不一定 光EXCEL的VBA等一些扩展 怕是国产软件难以跨过的
tito001 2008-8-23 00:23
wps也不错啊.制定标准有什么不好了,开始是艰难,问题总得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啊
jintengfang 2008-8-23 00:41
微软的垄断地位是可以说是不可动摇的,只有看年轻的一代是否能改变这一现状了!
xhh520 2008-8-23 01:00
看样子非常难说了,估计这一步不成功的!IT方面 世界标准要大于国家标准,那个什么ISO就是例子 虽然不是IT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