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我看刘备托孤

caocaoli 2007-11-1 18:12

我看刘备托孤

引用: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志 诸葛亮传》  

这就是著名的刘备托孤,关于这点史上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刘备真心,也有认为他是假意,而且好像越往后大家的看法就倾向于刘备是假意,甚至有说其实后面有刀斧手的等等。

那我来分析一下这句话会是假意吗?首先,对于“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其实多想一下就应该知道,诸葛亮那边是肯定说自己不敢这样,而要忠心的这类话,等于说这句话的回答是已知的。如果刘备真是虚情假意、别有目的的话,那他想干什么。试探?都说了答案是已知的,那试探肯定是没有意义的。那是收买人心吗?这个东西是有忌讳,本来人家都没有想过当皇帝,你这么一说,给人家心里留了个念想,以后还真当你皇帝了。权力这东西哪有人情?就像以前诸侯制的时候封侯时人心给得大不大(而且还是骨肉兄弟),要反的时候不照样反吗?

不过现在大家好像都更同意看法就是易中天老师的观点,他认为“如其不才,君能自取”的意思其实如果这个儿子不行的话就让诸葛亮再从自己别的儿子中再选一个当皇帝,而不是让诸葛亮当皇帝!这个观点对吗?其实如果仔细想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也是不妥的。因为如果诸葛亮仅因为后主“不才”就“自取”的话,是大逆不道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董卓废帝:


引用:
献帝纪曰:卓谋废帝,会群臣于朝堂,议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为治。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陈留王,何如?”尚书卢植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余,故霍光废之。今上富于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
-----------《三国志 董卓传》  


从这里可能看出来如果在皇帝“行未有失”时废帝时是不合礼制的,是大逆不道的,除非刘备有给诸葛亮信物之类的东西授权给他,但事实上并没有也不太可能有。而且如果你再仔细看一下你就会发现,董卓废帝也是因为少帝“不才”,而且他做得可能更合理些,因为献帝即当时的陈留王确实很聪明。所以如果说诸葛亮如果真的“如其不才,君能自取”的话,比当年董卓还不如,和反差不多。
而且刘备总共就三个儿子,另外两个儿子也没有多厉害啊,而且年纪也更小,就算当上那皇帝也就是个傀儡!好像和当年曹操、司马的情形很像。这和让诸葛亮当皇帝有区别吗?

所以我认为刘备这句不是出自假意,也是让他再选一个皇帝,可能算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当然有人会说刘备会愿意让把江山让一个外姓之人吗?那我接下来分析一下可能性。
首先来看看刘备伐吴,他为什么要伐吴?因为关羽!可能有人会说他不是为了关羽而是有别的目的,比如想要回荆州,甚至还有说要灭吴。其实不然,如果他真的有那儿别的目的的,那伐吴真就不会那武断,谁的话也不听的!他能为了关羽这样做,让帝给诸葛亮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再者,你说刘备是皇帝,还不如说他是一个诸侯呢,只不过称号不一样而已。而且当时蜀国元气大伤,如果后主不行,那亡国是很快,与其亡国把地方给别人,还不如给一个有能力而且忠心汉朝的人呢。而我认为这可能才是最主要的!

乳沟 2007-11-1 23:21

三国里面其实刘备最聪明,他能把三国最聪明的诸葛亮弄得服服帖帖就是本事,不过托孤
一事却值得让人深思,先说刘备为什么要去打东吴,普遍的看法是为关羽报仇,但是仔细想一下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刘备是嫌孔明管得太多。独揽大权,刘备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个傀儡,所以一旦称帝就想摆脱诸葛亮的控制罢了,同时刘备也想向世人说明离开诸葛亮我刘备也能打仗,所以才有了诸葛亮屡荐不从的事情发生,刘备当时带走的可是西蜀的精锐,数量也达到75万之多!相当于蜀国大半军队!
还有刘备难道真的想恢复汉朝吗?也不大可能,要知道当时曹丕篡位,汉朝灭亡,如果刘备真想恢复汉朝,那么国号也不能用(蜀),也应该叫(汉)

caocaoli 2007-11-2 15:34

回复 2楼 的帖子

兄弟说错了,刘备集团的国号是[汉]

mingqu 2007-11-2 17:51

刘备集团的国号是国号应该是蜀汉吧 他谥号是 蜀汉昭烈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看刘备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