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qxsw 2008-1-3 01:14
澳洲悉尼先驱晨报 为何说印度将顶上中国撼动世界!
十年里,中国巨石给亚洲生产的池水激起千层浪,而印度巨石将继其后再起涟漪。它可能是同样大量的进口品。第一块巨石深刻地改变了澳大利亚,掀起的经济巨浪淹没了一些人(包括许多制造商),但另外一些人也享受了冲浪繁荣的快感(矿主和收税人员)。现在要看第二块巨石了。
表面上,澳大利亚如今似乎用矿石交换中国的货箱。没错,但这同样有相当大的欺骗性。那些货箱里的东西通常根本不是中国的,而且我们的许多矿石(特别是煤)去了亚洲其他地方。
这个十年里,不同之处在于亚洲生产的重整,世界各地生产的零部件在中间王国(Middle Kingdom)完成组装。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组装者,而不是一个制造商。那些货箱里,价值一美元的东西大约只有25美分属于中国的。其余大部分来自其他地方,特别是日本、台湾和韩国。
一位身在中国的银行家叫他的同事拆开一部中国制造的iPhone,发现里面没有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零件。在通常情况下,在这个十年里,日本、韩国和台湾到美国的出口表现平平,它们的很多商品绕中国路而行。凶猛的美国政治家如今向中国(大陆)泄愤,这令东京、首尔和台北的外交官松了一口气。
导致这个泛亚洲生产过程变化的是对外资友好的中国政府以及似乎无穷尽的年轻农民。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令人瞩目的增长起飞背后,是把这些没有收益的农民变成工厂。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似乎无穷尽的中国农村待业劳动力储备大军在减少,部分是由于之前的成功,部分是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引起痛觉,部分是由于决策者意识到如果农村民众对沿海的高收入嫉妒得眼睛发绿,那他们的权力把握就会变得脆弱。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繁荣的结束以及给澳大利亚引起的后果,政治局正奋力把繁荣传播到西部。城市化继续飞速进行,但越来越多的是澳大利亚十年前几乎没听说过的内陆城市,尽管里大海千里之外的城市并不是进出口的理想地点,哪怕它在长江边上。
中国准备走高端市场,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它的战略是把它在出口货箱中的份额从25%变成30%到40%。它将变成一个增值制造商,而不仅仅是组装者。不久以后,我们的街道上将会出现廉价的中国汽车。同时全球制造商在到处寻觅廉价组装工人的新来源。越南一直是个热门,印尼如果打起精神的话也符合条件。
在过去十年之初,印度发现自己无法承受“印度教徒式”的非唯物主义。如今它的经济年增长率约为9%。而且它不仅取得了电讯和软件的就业机会。它的制造业增长甚至比服务业的还快,而且如今那里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供应。
但印度也有太多的麻烦,落后的基础设施、繁文缛节、无休止的诉讼案和劳动力僵化。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覆盖5846公里的,连接德里、孟买、钦奈和加尔各答黄金四角形的高速路接近完成了,而且政府要在未来五年设法让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差不多翻倍。
全球千家最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视印度为仅次于中国的最佳外资目的地。流入印度的资金蛇形向上,就像中国在1978年开放门户之后的头十五年。
澳大利亚矿主没有理由担心中国的放缓,因为印度迅速顶上。但我们其他人就有理由去思考我们将如何适应泛亚洲生产过程的另一次重整。陆克文政府知道我们需要人事和政治技巧以继续适应我们的生态位置。今年将以具体细节取代花言巧语。(作者 Barry Hughes)
beijing11 2008-1-3 10:16
很佩服国家的战略思想,具我了解中国的制造水平是其它国家无法相提并论的!!我相信中国制造必定成为中国拥有!!!
346246650 2008-1-3 10:30
楼主的分析基本还是到位的。
首先说资源:澳洲并不会一直是赢家,因为资源是有限,其次代替能源和新技术的蓬勃发展。
再说印度:印度并不能完全撑起中国索撑起的天空,比较印度的国情和环境条件相较中国都远落后。
最后说咱们祖国:中国5千年的华夏文明,儒教文化深入骨髓,也就是谦虚谨慎永不懈怠,所以中国的发展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是非常强劲的,仍然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中国式的活力!
cxs517 2008-1-3 14:11
印度再有潜力!有一条是赶不上中国的那就是政治没有这么稳!